• 联系我们
  • 投稿
  • 加入蓝鲸会

    BWE蓝鲸会-连接未来大公司决策者;致力于连接并服务最具前景的高成长创新公司。

共享汽车战鼓重燃

来源:亿欧网 作者:木察也 2017-10-13 15:34:30 点击:

百度百科上对共享经济的定义是: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弱化“拥有权”,强化“使用权”,提高资源使用率,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对消费者而言,就是从“为拥有付费”到“为使用付费”。

从2015年起,共享经济这个概念,就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李克强总理,更是在两会上提到共享经济,鼓励探索和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概念经过两三年的发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从小猪短租到滴滴出行,再到摩拜、ofo小黄车,共享经济的的概念逐渐渗透到民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出行领域。

扫描车身二维码、下载手机APP、注册、交付押金……只需几分钟,就可以解锁一辆共享汽车。继共享单车后,操作简便、小巧灵活的共享汽车又成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石家庄等数十个大中城市的“新宠”。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以及车辆的增多,城市交通问题愈发凸显,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05亿辆,北京、上海、深圳等6个城市保有量超过300万辆,石家庄、青岛、昆明等23个城市保有量超过200万辆。数量庞大的私家车对城市交通和环境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大。

交通拥堵、限行限号、停车位饱和等,这些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再加上居高不下的油价,不断上涨的车位费,使城市居民买车、养车成本的越来越高。“出行难”、“养车难”促使部分民众开始改变买车选择,寻求更加多元的出行方式来满足出行需要。

5月份,北商研究院联合问卷网针对共享汽车领域发布了《共享汽车消费报告》,报告显示,在北京市场,62.94%的受访者使用过共享汽车。剩余四成未使用过共享汽车的受访者中,88.89%的受访者期待使用共享汽车。

共享汽车不是新生的事物,最早在1999年就在美国出现了,迄今为止已有20年的历史了。我国共享汽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年前,但受市场定位不清晰,移动互联网普及度不高、各项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随着“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兴起和不断推进,我国发展共享汽车的条件也日渐成熟,在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下,共享汽车行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我国发展共享汽车的条件

其一,“共享出行”理念的深入

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我国民众出行“共享”的程度越来越高。ofo小黄车、摩拜等共享单车从兴起到“遍地开花”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反映出我国民众对共享出行的认可,侧面反映出民众固有的“占有”意识正在逐步转变,“为使用付费”的意愿度得到提升。民众观念的转变,为共享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二,拥有广阔的市场

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三亿多的汽车驾驶人,私家车数量达两亿,全国有一亿多的汽车驾驶人“有证无车”,这些“有证无车”人员都将是共享汽车的潜在消费者。在限行限号政策的影响下,“有车一族”对共享汽的需求也在加大。

互联网经济时代,在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等便捷出行方式的影响下,相对于买车、养车的高成本,没有什么积蓄的80后、90后群体,显然对仅需支付车辆使用费的共享汽车更加青睐,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元化。

其三,共享汽车APP使用环境已经成熟

主打智能、环保出行的共享汽车,是在移动网络基本全覆盖的情况下,用户通过手机APP完成一系列操作的,这就需要用户必须有智能手机。互联网2.0时代,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非常高。有数据显示,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超过6.5亿人,这意味除去老人和儿童,我国的劳动力群体至少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智能手机,为共享汽车APP的运营提供了使用条件。

我国移动支付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民众习惯于使用微信、支付宝付款,一键付款的方式也为共享汽车APP的应用提供了便利。互联状态下,共享汽车用户可以直接用微信或支付宝缴纳押金和用车费用。

其四,政策的呵护与力挺

8月8日,交通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分时租赁的定位与作用,明确提出鼓励分时租赁的发展,并就运营商管理、线上线下服务、用户身份查验、行业监管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分时租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共享汽车。《意见》的出台,不仅是政府对共享汽车行业发展的明确表态,多项切实有效的指导意见更是助力共享汽车突破政策壁垒,促进共享汽车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除了外部环境的利好,共享汽车这个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对民众、城市交通来说,还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环境来说都是有利的。

对用户来说

1、节省出行成本

对民众来说,使用共享汽车可以为民众节省出行成本。购买私家车,不仅需要支付购车的费用,还需要支付汽油费、停车费、保险费等车辆养护费,而共享汽车则将这些费用转移到多个人身上,不需要民众自己独立承担。民众在用车时,只需要支付车辆使用费,现在大部分共享汽车公司采取“里程+时长”的收费模式,根据用车里程和时长来计算所要支付的费用,民众用车所需费用比打车要低不少。

2、使用便捷

共享汽车使用十分便捷,可以为用户省去很多麻烦。越来越严苛的摇号购牌、限号限行政策给民众买车或用车带来很多麻烦。共享汽车多为新能源共享汽车,不受号牌和限号限行政策的制约,并且操作简单,随取随停。

3、满足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

民众“出行难”,是很多城市面临的一个难题。缓解出行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共享汽车为民众在出行方式选择上增添了一个新选项。对“无车一族”来说,共享汽车的出现,满足了他们开车出行的愿望;对“有车一族”来说,共享汽车的出现让他们在限行限号的时候也有车可用。

共享汽车为用户的出行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民众的出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公共交通,增强民众出行灵活度,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对城市交通来说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与TOGO途歌共同发布了一份《中国一线城市共享汽车出行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每共享一辆汽车,可以减少十三辆车的购买。共享汽车的发展,让民众从“为拥有付费”转换为了“为使用付费”,在有车可用的情况下,民众购买私家车的欲望会降低,这有助于降低私家车的购买率和出行率,缓解交通堵塞,并且能减少对停车位、道路等资源的占用,提高民众的出行效率,优化民众出行结构。

对新能源汽车来说

我国目前注册的共享汽车公司有三百多家,投入运营的有一百多家,除了TOGO、Car2Go等少数几家公司使用的是燃油车,GoFun、EVCARD、GreenGo、爱橙宝等90%以上的共享汽车公司使用的是新能源汽车。国家近几年接连出台各项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相符相依,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共享汽车行业提供性能更好的车辆、解决目前存在的续航、充电困扰;而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拓宽新能源汽车市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利用率,拉近民众与新能源汽车的距离,提高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

对环境来说

各地政府一直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尤其是在像河北石家庄、唐山这样雾霾较为严重的城市,当地政府一直在花大力度整治环境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汽车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新能源汽车相比于燃油车,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更少,对环境的影响更小。GoFun、爱橙宝、巴歌出行等新能源共享汽车公司的发展,在为民众提供新型出行方式的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助力当地抗霾治霾目标的实现。

目前,共享汽车的发展面临着多重利好,同样的,共享汽车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阻碍。

停车问题。GoFun、EVCARD、TOGO等部分共享汽车需要用户到企业设置的网点取还车,这可能就造成部分用户还要接驳其他交通工具才能完成取还车,一定程度上为用户带来不便,影响了用户的用车体验。也有自由取还车的,比如石家庄爱橙宝,用户可以在石家庄二环内任意一个智慧泊车网点免费停车,也可以停在免费的公共停车场内,但仅仅是局限在石家庄二环内,范围限制为用户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TOGO也支持用户“任意停车”,用户可以将车停在任意一个合法停车点,由此产生的停车费由下一名用户承担,虽然用户可获得金额不等的停车费补偿,但并不是每个用户都愿意为此买单。

车辆续航问题。对于上下班和日常出行来说,使用共享汽车是个不错的选择,共享汽车可以满足用户中短途出行的需要,但受车辆续航问题的限制,不少共享汽车不能满足用户长距离出行的需要。现在的技术水平下,新能源共享汽车充一次电,可行驶的里程是有限的,虽然新能源共享汽车有快速充电模式,但共享汽车充电桩远不像加油站那么随处可见,这就为共享汽车的长距离使用带来了不便。

盈利问题。相比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是“重资产”模式,共享汽车投入成本高、投资周期长、回报慢。共享汽车的投入成本是共享单车的数倍,假如融资1000万,一辆共享单车百元左右,一辆新能源汽车基本在五万元左右。也就是说,用这1000万可以买10万辆的共享单车,但仅能买200辆的共享汽车,除了高昂的购车成本,车企还要支付车辆保险费、运维费等,共享汽车企业要实现盈利,要走一段很长的路。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和运维成本的降低,目前不少共享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实现单车盈利,但整体盈利还有不小的压力。当然,待到共享汽车发展模式成熟之时,共享汽车的盈利空间将不可预估。

现在,共享出行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更多的人开始“为使用付费”,随着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未来几年,稳步前进的新能源共享汽车必能迎来爆发期。

                                                                                                     (编辑:Rita)


扫描二维码,关注创新观察网微信公众平台,实时掌控最具价值的创新资讯,创新观察网,致力于发掘行业新锐,融通资源,连接价值。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