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任性和消费升级的区别
最近被一条吐槽新闻刷屏了,得知像香奈儿这样的产品设计根本就没考虑到洗涤的问题,也就是说,三万多的衣服,可能穿几次,就扔了。这莫不就是传说中的“有钱任性”?
有趣的是,就在前两周,刷屏的恰是另一群截然相反的人群——传说中月薪50000却过着月入5000生活的码农。
他们的钱都去哪儿了呢?首先是买房,然后竟然是花几万元买手办和高科技电子产品。但很多人却将之称为“消费升级”。
程序员的马斯洛需求层次
“消费升级”和“有钱任性”的区别在哪儿?解答这个问题,小巴首先要引入“吉芬商品”这个概念。
为何要推出iPhone 8?
吉芬商品刚出道的时候,就是来打经济学脸的。
▷需求第一定律
当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时,价格升高,需求量就会下降,反之则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始终倾斜向下。
▷吉芬商品
英国人吉芬于19世纪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也因此被称作吉芬商品。在图形上,吉芬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也越高,硬是走出了一条与常理相反的上扬弧线。
实线:一本正经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
虚线:暗自反叛的吉芬商品
经济学家是这样解释的:由于灾荒,以往最主要的消费品比如面粉变得稀缺,价格高涨,因此人们的需求下降,而次级消费品土豆却因此涨价。但尽管如此,它的“性价比”却依旧比面粉高,依旧“更便宜”,因而价格上升的同时需求量也上升了。
在经济学上,这叫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今年同步推出的iPhone 8就有点借鉴这种思路。
在苹果看来,对于需要换机的用户而言,iPhone X是优先级最高的选择,但因为数量稀少且价格昂贵,相比而言,次级选择iPhone 8保留了原有的用户习惯,又提升了性能,价格上又比iPhone X来的更低,似乎是一件价格贵了少许,但需求也能提升的吉芬商品。
然而果断被打脸,iPhone 8发售首日,门店外门可罗雀,而昨天iPhone X上线预购,半个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
理由很简单,如今并非灾荒时代,人们的需求多元,不再受制于温饱,消费上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下降,对他们而言,如果支付更高的价钱才能获取最好的产品或者一种心理体验,他们愿意甚至十分乐意。因此,“性价比说”无法解释如今如火如荼的消费升级现象,也不能完美阐释房子越贵越买的情境。
有钱任性VS消费升级
经济学提供了另一种解释,让我们终于了解到了两者的差别。
▷消费升级
所谓消费升级,在经济学角度来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外部因素助推了需求曲线向上移动。需求定律虽然是铁律,但它可以移动。主要助推因素如下:收入、爱好、预期、替代品、互补品、买家数量等。
结合这些要素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小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收入激增助推土豪扫货
当年国人在香榭丽舍大街横扫奢侈品、怎么贵怎么买的时候,就是收入要素推动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越高,需求反而越大。收入激增是“有钱任性”的第一张温床。
▷第二类:收入+预期+买家数助推房产投资
一开始买房子大都是刚需,或是刚好有了换房的升级需求,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买个房或换个房无可厚非,价格稍微贵点也无可厚非,房子的需求曲线第一次被推动,但仍属于“消费升级”的范畴。
但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实体经济低迷,货币贬值严重,于是基于投资和保值的预期,越来越多的买家跟风买房炒房,他们的共同作用下,房价的需求曲线再度上移,其高度早已超越正常的购买力,形成了天价房都越贵越买的“有钱任性”现象。
▷第三类:爱好+替代品+互补品助推体验经济
吃货们则孜孜不倦地在社交网络上寻求各种美食地图,甚至组团一起品尝美食;许多人不满足于线上购物,转而到线下对产品有更多的体验;多数家庭都把没用几年的普通吸尘器换成了扫地机器人.....
以上这些都是基于爱好、替代品和互补品推动需求曲线而形成的“消费升级”,相比“有钱任性”更加务实,而相比父辈的“能用就好”又更进了一步。
从需求曲线的变化,我们看到,收入的激增和预期导致的投资跟风,将需求曲线移到相当高的位置,促成了“有钱任性”的发生;而更注重消费“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注重精致生活体验的爱好、互补品以及替代品因素,则助推需求曲线往“消费升级”的方向发展。
因此,“有钱任性”与“消费升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当推动需求曲线向上平移时,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的核心要素并不相同。
“新吉芬商品”与美好生活
近期,社会矛盾转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需求曲线的转变和“新吉芬商品”的出现,正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除了需要国家战略端的各项政策以外,微观角度的供应端也在尝试如何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曲线的变化,尤其是针对新中产的多元需求。
(编辑:R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