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报道,请扫描二维码联系编辑部:

7 月 17 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一场聚焦 AI 未来的 "炉边谈话" 引发关注。英伟达总裁黄仁勋与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围绕 AI 技术变革、算力革命与开源生态展开 20 分钟深度对话,揭秘 AI 如何重塑科学创新与人类创造力。
AI 技术十年三级跳:从认知到物理世界渗透
黄仁勋在对话中梳理了 AI 技术的进化路径:2012 年深度学习突破开启 "认知革命",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相继超越人类水平;2017 年后生成式 AI 实现跨模态转换,从文本到视频的创作能力成新标签;而下一波浪潮 "物理 AI" 正推动技术向机器人等实体领域渗透,让 AI 真正融入物理世界。
"每 4-5 年就有一次重大突破",黄仁勋强调,当前 AI 已能解决大部分认知任务,在问题解决能力上即将达到 "超越人类智慧" 的里程碑。王坚则补充:"AI 不仅模拟人类智慧,更是增强人类创造力的工具,就像飞机延伸了出行边界,AI 拓展了思维边界。"
算力十年跃升万倍,芯片技术走向 "叠罗汉" 时代
算力革命成为对话焦点。黄仁勋透露,英伟达算力过去十年提升 10 万倍,支撑起 AI 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而技术突破不止于此:晶体管正从 "纳米片" 迈向 "全环绕栅极" 三维结构,未来甚至实现 "晶体管堆叠晶体管" 的立体布局,如同 "叠罗汉" 替代平面排列。
"封装技术也将突破芯片尺寸限制,形成 ' 整块面板 ' 规模的芯片系统。" 黄仁勋预测,结合硅光子技术后,光子与电子的紧密耦合将释放超乎想象的效能。王坚对此深表认同:"计算才是 AI 的根基,20 年前我们谈计算机,如今终于意识到是计算在改变世界。"
开源成全球协作关键,寄语年轻人拥抱 "AI 原住民" 身份
谈及技术生态,黄仁勋极力推崇开源模式:"创新速度取决于全球资源的汇聚,开源不仅能推动中国 AI 发展,更是全球安全的发展方式。" 他特别提到中国研究者发布的论文数量全球领先,认为这种开放共享将加速医疗、金融等行业的专属模型开发。
对话尾声,黄仁勋寄语年轻人:"掌握第一性原理思维,学好科学、推理与编程。你们将成为 AI 原住民 ,与科技共生共进。" 他强调,尽管 AI 可能减少编程需求,但深度思考能力永不褪色,"这代人将拥有我们从未有过的 AI 助手,它会成为终身伴侣,记录人生并提供指导。"
此次对话勾勒出 AI 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的全景图,也让外界看到全球科技领袖对开源协作与下一代人才培养的共识。
(创新观察网记者 李思齐)